http://m.677639.com/jiweijiuzs/ 2020-04-13 閱讀數:1449
你可以不知道一種雞尾酒的全部成分,但是你需要知道它的基酒是什么。通常,除非客人指明基酒的牌子,雞尾酒都是用Rail Liquor配出來的。比如,如果你說“Vodka & Cranberry”,調酒師就會用快軌里面的伏特加——你多半連牌子都沒聽過——給你配酒,這種酒水叫Rail Drink(也叫Well Drink)。反之,如果你說的是“Grey Goose & Cranberry”,調酒師就會用Grey Goose伏特加給你配酒,而這種酒水就叫Call Drink。
可能大家都聽過所謂的六大基酒(Base),它指的是雞尾酒非常常用的六種烈酒,在快軌里面有固定的排序。一種常見的排序是:伏特加(Vodka)、朗姆酒(Rum)、杜松子(Gin)、龍舌蘭(Tequila)、白蘭地(Brandy)、威士忌(Whiskey)。白蘭地是六種烈酒之一,但現在以單飲居多,已經很少作為基酒使用了。在快軌里它的位置常常會被白橙皮(Triple Sec)代替。這是一種橙味的利口酒,很多雞尾酒的配方里都有它。
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伏特加與它主要的幾種雞尾酒~
01
伏特加是什么
Vodka一詞源自斯拉夫語中的“Voda”,意思就是“水”。簡單來說,伏特加就是酒精兌水。在釀造的過程中,要把農作物發酵得到的酒醪反復蒸餾(好的伏特加至少會經歷三重蒸餾),再用活性炭多次過濾,以得到高純度的酒精,然后通過兌水來得到濃度合格的伏特加。俄羅斯政府在1843年規定,伏特加的酒精濃度不得低于40%,誤差不得超過2%。這個標準后來成為全世界伏特加的參考(如歐盟規定伏特加酒精度不得低于37.5%)。至于用來制造酒精的農作物則并無特別規定,可以是馬鈴薯、玉米、小麥、大麥、大米等等。在六大基酒當中,伏特加的口味是非常清談的,同時它的灼燒感也是非常鮮明的。看起來像水,喝下去像火,這就是伏特加。
伏特加作為雞尾酒的基酒是20世紀中后期才漸漸流行起來的。伏特加的可塑性極高,跟任何成分混合都可以大程度的保留其原味,因此適用范圍極廣。伏特加在快軌里常常排在第1位,因為它的消費量在六大基酒里面是非常高的——占全部烈酒的三成。因為伏特加非常暢銷,除了俄國,世界各地也都生產伏特加。有人可能會說,既然都是40%的兌水酒精,味道不都一樣么?但實際上由于原料和工藝的不同,各地伏特加的味道也有相當微妙的不同——正如世上米飯的味道也是千差萬別一樣。不過,考慮到本篇的主題,也為了讓大家不至于眼花繚亂,這里只著重介紹幾種酒吧特別流行的伏特加。
Absolut(絕 對)
Absolut是瑞典伏特加品牌,1879年誕生于瑞典南部一個叫?hus的小鎮,1979年走向世界,根據TheDrinks Business 網站2018年的統計數據,它是第二暢銷的伏特加品牌。雖然也偶爾推出一兩款高端產品,但Absolut主要針對中端市場。其酒漿以瑞典當地冬小麥為原料釀造,使用連續蒸餾法,進行上百次的蒸餾,以求達到非常高的純凈度。其水源則是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原始地下水,通過鎮上的一口深井獲得。它的原味伏特加絕任何糖分,但是,優質山泉水特有的甘潤和清醇,使得這款伏特加的口感沁人心脾,下喉之后的灼燒感亦相當鮮明,同時又沒有任何的異味,是酒吧非常受歡迎的伏特加之一。
GreyGoose(灰雁)
Grey Goose是法國高端伏特加品牌,被譽為“全世界口感非常好的伏特加”。伏特加沒有陳釀一說,長久以來都被解讀成酒鬼補充酒精的手段,直到20世紀90年代,型的伏特加才開始盛行,法國的Grey Goose,波蘭的Belvedere(雪樹),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。Grey Goose使用法國本土的冬小麥,借鑒干邑白蘭地的釀造秘術,通過五重壺式蒸餾萃取酒漿,并用流經香檳區石灰巖的極深地下泉水來兌酒,然后使用特殊的過濾工藝,把包括谷蛋白在內的雜質去除,因此它是一種無谷蛋白的伏特加。它的酒體飽滿細膩,口感如絲般的順滑,帶有隱約的麥香和微妙的回甘,下喉之后有柔和的灼燒感。一瓶沒有年份的Grey Goose比一瓶12年的芝華士還貴,并且——幸或不幸的——它還被視為身份的象征。但凡含有Grey Goose的飲品,都要額外加錢。有人是這么建議的:“不知道該喝什么伏特加的話,那就點Grey Goose。” 其道理大概跟“不知道穿什么的時候就穿阿曼尼”是異曲同工的。
Smirnoff(皇冠)
說到伏特加當然不能不提俄羅斯的伏特加。伏特加迷對Smirnoff這個牌子大概都不會陌生,這是俄羅斯歷史上非常古老的伏特加品牌之一,其背景可以上溯到1860年代,據說使用活性炭來過濾酒水的方法就是它家發明的。它原來的名字叫Smirnov,由一個農奴出生的叫Pyotr Smirnov的男人創建,這個男人后來成為沙皇俄國非常富的人之一,擁有對沙皇的單獨伏特加供應權。但是后來十月革命爆發,他的兒子Vladimir Smirnov帶著秘方逃亡歐洲,品牌后來在歐洲重新崛起,改名為Smirnoff,現在屬于Diageo(帝亞吉歐),已經是英國人的牌子了。自肖恩·康納利時代起,皇冠伏特加就在007電影里面作為彩蛋不斷的出現,堪稱陰魂不散。
今天的Smirnoff是非常暢銷伏特加品牌,據說每兩秒就賣出一箱。其主線產品價格低廉,但因為使用了三重蒸餾和十次木炭過濾,品質還是有底線的。它用玉米為主要原料釀造,所以有一絲絲玉米酒的甜香,而且不含谷蛋白。皇冠非常的No.21原味伏特加具有簡約中性的口感,用來調配雞尾酒是很好的選擇。另外,它還提供三十幾種極具想象力的風味伏特加,其中包括棉花糖口味和沙士冰淇淋口味。
Stolichnaya(蘇聯紅)
俄羅斯人民的嗜酒是舉世無雙的——據2002年俄羅斯國家委員會反毒品酗酒工作組報告,每年有三萬俄羅斯人死于酒精中毒,比十年阿富汗戰爭死掉的全部士兵還多。為了向醉生夢死的酒鬼們致敬,我就再介紹一款俄羅斯伏特加吧。
Stolichnaya俗稱Stoli,又叫蘇聯紅,誕生于1901年,十月革命之后,取代了皇冠的地位,一躍成為蘇聯國民品牌,上至克里姆林宮,下至赫魯曉夫樓,家家戶戶都喝,甚至還被當做貨幣流通,用來發工資、買面包。就連冷戰也沒能阻止它的擴張,一路銷往美國,經銷權由百事公司買下。作為交換,百事可樂得以在蘇聯銷售。再后來,蘇聯就解體了……現在我們喝的Stolichnaya,水是來自拉脫維亞的自流井,酒精從俄羅斯進口,注冊國是盧森堡,老板是俄羅斯富豪Yuri Sheffler。還是不是正宗蘇聯味兒呢?我就不知道了。
上非常常見的Stolichnaya是它的紅標,這是一款中端伏特加,比Smirnoff高級一點,和Absolut大致旗鼓相當。用小麥和黑麥釀造,經過三重蒸餾而成,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了少量的糖分來減少其辛辣感。它的口感平滑,帶有微微的果香,回甘清爽而稍辛辣,總體表現比Absolut更溫和一點。據說它的高級版本Stolichnaya elite口感還要更舒緩順滑,但我沒喝過,就不予評價了。
俄羅斯本土近年來也開始生產型的伏特加,例如2002年誕生的Beluga,就很值得一試。2015年還推出過價值130萬美元、號稱非常昂貴的Russo-Baltique。當然伏特加不可能這么貴,貴的是酒瓶。2018年有一瓶Russo-Baltique在哥本哈根一家叫Café 33的酒吧被盜。兩天后,大約價值129.9萬美元的鑲鉆酒瓶在一個建筑工地被發現,里面的酒水已經被喝光光。
風味伏特加(Flavored Vodka)
風味伏特加就是加了各種調味料的伏特加。很多人(包括我)并不喜歡風味伏特加,因為常常會喝到人工香精味兒。但市面上也有做得很成功的風味伏特加,比如使用植物配制的Absolut Citron。堅稱自己國家才是伏特加發源地的波蘭人熱愛的是他們的?ubrówka伏特加,特點是在瓶子中加入了一根稀有的野牛草來調味,酒色也是淡淡的綠色。而英國的Skorppio則是每瓶里面都泡著一只真正的蝎子。
02
伏特加雞尾酒
一款伏特加雞尾酒的味道是很好猜的。比如Screwdriver是伏特加+橙汁配出來的,它喝起來就像是兌酒精的橙汁。所以,喜歡咖啡的可以點White Russian,喜歡黑咖啡的可以點Black Russian,喜歡星冰樂的可以點Mudslide。想DIY的話,平時喜歡喝什么,把伏特加兌進去就是。一口悶也是很流行的喝法,追求的是胃里火焰般的灼燒感。還可以要求冰鎮,口感更順滑,而對胃的刺激更明顯。但是冰鎮伏特加和酒杯需要時間準備,要有缺貨的心理準備。
Cape Cod(科德角)
即使是行家,如果去了一家不熟悉的酒吧,就有可能點到一杯不夠滿意的雞尾酒,因為每個調酒師用的材料和手法是不同的。這個時候就可以打張牌,點一杯簡單的雞尾酒,比如說Cape Cod。科德角是美國麻省南部的一個半島,因盛產紅莓而著稱。這杯雞尾酒的配方很簡單,就是伏特加 + 紅莓汁,用一片青檸作為裝飾。像這種配方因為過于簡單,甚至可能不會在酒單上列出,但這并不要緊,客人完全可以自行搭配。比如說像你只要看到酒柜里有灰雁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!
提示: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!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了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,請來信或來電告之,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