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m.677639.com/baijiuzs/ 2025-04-08 閱讀數:722
白酒行業的周期魔咒從未消失:經濟下行期高端酒承壓,消費升級時中低端失速,年輕群體開始逃離傳統白酒……但總有品牌在看似固化的市場撕開裂縫。江小白在不同時期用“表達瓶”和“梅見”逆勢增長,光良以“數據瓶”顛覆光瓶酒認知,酣客靠“中年人的生活方式”成為醬酒黑馬——這些現象級案例背后,均暗藏品類創新的底層邏輯。
一、認知重構:不是細分市場,而是創造新物種
傳統白酒的品類創新常陷入兩個誤區:要么在香型濃度上做排列組合,要么在產品概念上玩文字游戲——但真正的破局者都在重新定義“酒是什么?”
江小白把產品變成“情緒載體”,把白酒變成年輕人表達態度的社交貨幣;光良用“光瓶+數據”重構信任體系,讓消費者看清喝進嘴里的酒值多少錢;酣客將醬酒轉化為“中年人的精神與生活”,在醬酒世界撕出真空地帶。
找到未被滿足的"情緒剛需"(如孤獨、焦慮、身份認同)、將產品符號化為特定群體的身份圖騰、用符號(語錄瓶/數據瓶/勛章瓶等)降低傳播成本,這是白酒品類創新的核心方法論。
二、場景重構:打破“佐餐酒”的百年桎梏
很多酒企經常抱怨“年輕人不喝白酒”,卻忽視了一個事實:傳統白酒的酒桌文化正在消亡。江小白綁定《火鍋英雄》打造“青春小聚”,光良在燒烤攤植入“自飲小酒”,酣客用“醬酒盲品會”創造中年社交新場景——當酒桌文化瓦解時,新場景就是新大陸。
因此,白酒品類創新是用場景倒推產品設計(酒精度/容量/開瓶方式/包裝等),而非讓產品“硬搭”場景。
三、價值重構:從“喝面子”到“喝里子”、“喝個性”
當茅臺鎮大多數酒企還在強調“12987工藝”、產地正宗時,新銳品牌早已轉向:江小白說“酒是替你說出心里話”,光良直接標注“糧食成本占比”,酣客用“健康為本、體感最!、“品質是面子”解決高頻飲酒人群痛點。這些品牌都在做同一件事——把價值錨點從“集體共識”轉向“個體體驗”。
其中值得借鑒的案例有:量化可感知價值(光良瓶身標注基酒比例與年份)、創造身體記憶(酣客“拉酒線”儀式強化品質認知)、設計社交貨幣(江小白語錄瓶自帶傳播基因)。
四、警惕品類創新的三大陷阱
1、偽需求陷阱:比如模仿飲料賽道推出“0糖白酒”(消費者選擇白酒時,“減糖”排序遠低于香型、品牌、場景,何況白酒含糖量本就低于0.5g/100ml,按國家規定可標0糖)。
2、過度細分陷阱:比如“年輕人喝的酒”、“女性喝的白酒”,過度強化年齡標簽或性別標簽(不如江小白“所有不想長大的年輕人”)。
3、技術自嗨陷阱:比如“分子級勾調技術”,結果消費者反饋:“喝不出區別,價格還貴兩倍”(技術突破不等于需求存在,白酒作為風味型消費品,消費者對技術參數的敏感度遠低于對口感、價格、社交價值的綜合考量)。
當行業討論“醬香熱還能持續幾年”時,酣客們正在構建中年人的精神共同體;當所有人盯著“年輕人喝不喝白酒”時,江小白、光良們已經把酒變成情緒表達的載體。品類創新的本質,是重新定義人與物的關系——這需要酒企有勇氣跳出技術參數表,走進人性的共鳴之處。正如光良創始人趙小普所說:“與其在紅海里廝殺,不如在消費者的生活里重新發明白酒”。
打敗牛欄山的不是更好的二鍋頭,而是年輕人裝進口袋的微醺自由。當行業還在討論濃醬清,消費者早已用腳投票選擇情緒共鳴。周期永遠存在,裂縫總在認知重構處裂開。(文章來源:大家酒評)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!
提示: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!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了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,請來信或來電告之,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